常言道,“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一直以来,睡午觉被认为是养生的好方法。《*帝内经》有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人们口中常说的中医养生三大法宝——“三寒两倒七分饱”,其中的“两倒”,指的就是要睡好“子午觉”,同时强调“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帝内经
然而,悲伤的是,想睡却睡不着,能睡却没时间,午睡被越来越多的人舍弃、忽视甚至遗忘。最近,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揭示,午睡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驱动,而不仅仅是环境或者行为的选择。人类基因组中与白天午睡相关有个基因区域,以及促进午睡的三种不同机制。同时,还揭示午睡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的证据。
HassanS.Dashtietal.Geneticdeterminantsofdaytimenappingandeffectsoncardiometabolichealth.NatureCommunications,;12(1)DOI:10./s---3
这项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医学中心和哈佛医学院共同牵头,对来自英国生物库的名参与者进行遗传数据分析,且通过收集参与者的睡眠特征进一步确定了促进午睡的生理机制。所有参与者都被问及午睡情况,比如“从不/很少”、“有时”还是“通常”午睡,还有一部分参与者佩戴了活动监测器,记录其午睡状态。
结果发现,在所有参与者中,38.2%有时会午睡,5.3%经常午睡。在人类基因组中,与白天午睡相关的个基因区域,包括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靶点(HCRTR1、HCRTR2)的错义变异,觉醒相关的基因(TRPC6、PNOC),肥胖-嗜睡通路的基因(PNOC、PATJ)。为了再次验证该结果,研究人员对来自23andMe基因检测公司的超过54万人基因组进行对比,同样发现这些基因组与午睡之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
与午睡相关的基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