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无人机WJ白叶枯病ldquo
TUhjnbcbe - 2021/3/4 16:49:00
1我国高空高速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获悉,高空高速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WJ-,于1月11日圆满完成首飞试验。据悉,该型号作为航天科工集团先进无人机装备的拳头产品,是目前国际少有、国内唯一的一款高空高速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将开创无人机作战使用的新样式。

——《科技日报》

2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介绍,由于我国主栽水稻品种引入Xa4、Xa21、Xa23等抗性基因,白叶枯病曾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白叶枯病菌不断变异,陆续出现了新型致病变种,导致主栽水稻品种逐渐失去抗病性。浙江师范大学马伯*团队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多年联合攻关,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精细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辐射诱变和遗传筛选,终于将Xa7锁定在28kb范围,并通过大量分子功能验证,成功克隆Xa7基因。研究表明在高温下,Xa7受诱导产生防卫反应阻止病菌入侵表现更为突出。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该基因具有更大育种价值。

——新华网

3治疗肝细胞癌有了新招

日前,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完成复查的患者梁某非常开心。作为曾经的肝癌患者,他在接受免疫与靶向结合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连续治疗1年后,病灶几乎完全消失。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教授徐建明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据悉,徐建明团队长期致力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以及神经内分泌瘤的精准靶向治疗等工作,并取得多项学术成果。

——《光明日报》

4包含20亿天体!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图为最新发布的图像巡天数据分布和局部DESI光谱观测目标。BASS巡天数据为赤纬32度以上的区域。国家天文台供图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1月14日,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为即将开始的新一代宇宙学红移巡天铺平了道路。近代天文观测研究发现,宇宙在不断地膨胀,而且处于加速膨胀状态。驱动宇宙膨胀的力量被天文学家称为暗能量。暗能量至今还是一个谜团,它占宇宙组成约68%,剩余物质为暗物质和普通重子物质。通过对宇宙中大量星系的光谱观测,人们能够准确获得星系的退行速度,也就是红移,从而获得天体的距离。大规模星系的红移测量能够准确刻画出宇宙物质的三维分布,精确勾勒出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

——新华网

5宇宙多老了?最新估计是.7亿岁

宇宙年龄究竟几何?这一问题一直让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光进行了重新观测,得到的观测结果,再加上一些宇宙几何学方面的计算,他们给出了宇宙的最新年龄:.7亿岁,误差不超过万岁。

——《科技日报》

6俄开发出治愈眼角膜缺损新方法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治疗眼角膜严重疾病的新方法。因为它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干细胞,新开发的大疱性角膜病的角膜恢复方法比类似的方法更安全和有效。大疱性角膜病是一种危险的眼部疾病,会导致视力丧失。该疾病是由角膜内层的缺陷引起的,其结果是眼内液体渗透到角膜中,形成水泡和大疱,并导致角膜水肿。通常情况下,屏障角膜成形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可以恢复角膜的形状和功能。在此期间,由聚合物薄膜制成的特殊植入物强化受损区域,从而恢复眼内液体的正常交换。为进一步改善由聚合物薄膜制成的植入物,俄上述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生物可降解植入物。该植入物被“加载”到血液干细胞,用于角膜成形术,以恢复角膜功能。

——《科技日报》

来源:今日科协

声明: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本平台旨在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人机WJ白叶枯病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