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综合来源/新华网、文汇报、新京报、卓坊间、36氪、基督福音网等
编辑排版/随手君(nfuyinjun)
这两日,一条来自深圳的消息震惊了全球科技界: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月26日声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健康诞生,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0消息传开后,很快引来大量质疑和反对声音。22名中国科学家联署表达强烈谴责,强调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坚决反对贸然对人体胚胎基因编辑进行任何尝试。
以下为声明原文摘要:
……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问题不解决,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确实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来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义和将来继续执行带来的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继逾百科学家联名谴责这项研究破坏了人类伦理底线并存在巨大潜在的危害与风险后,又有数十名中国律师联名发表声明,建议司法机关追究相关方的法律责任,并对这项违法的人体胚胎实验采取强制措施。
02月27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香港大学开幕。此前宣称将参加峰会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并未出席当天的开幕会。
峰会筹备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表示,由于尚未仔细了解该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故未能评论。
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表示,他尚未细读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相关资料,故不便评论。不过他强调,基因编辑技术的关键在于安全性,在现行的科技水平下,改变胚胎基因容易“误中副车”,导致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他认为,编辑胚胎基因有机会制造“超级人类”,但同时也可能使对象“变傻”。
据新京报报道,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基因编辑领域权威、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领域最重大的规则制定者之—张峰(FngZhang)在发表主题发言后,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基因编辑技术“现在就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是不应该的”,基因编辑作为一项新技术,应该进一步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较长时间的反复论证,在现阶段不应该被应用于人。
03南方科技大学月26日下午发布声明称,贺建奎已于年2月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年2月至年月。对于贺建奎对人体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一事,该校深表震惊。
基因狂人贺建奎
文汇报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指,要求广东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