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当岁月不断变迁,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中开始有了盲目自大的心理,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敬畏更是中国人最缺少的一种情感。
人们开始相信“人定胜天”,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人们以钻法律的空子为傲,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
殊不知,“敬畏”二字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在儒释道中皆有所体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敬畏”二字,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道德经》
在老子看来,“敬畏”二字,是防止我们行差踏错的“安全带”,是我们在暗夜中前行的“指明灯”。
佛家有云:“唯知有因果报应轮回生死之事,则其心惕惕然,唯恐其有恶因而罹恶果耳。遂于举心动念所作所为,不敢肆无忌惮,任意所为。虽在暗室,如临帝天。”
在佛家看来,“敬畏”二字,是我们能在天地之间得到善终的不二法宝。
有人说,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恶,就是在丧失了敬畏心之后说“大家都这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只有重拾敬畏之心,才能让心灵得到净化,才能让行为有所约束,才能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01
为政者:心存敬畏,方能走得长远
《尚书》的《五子之篇》记录了大禹的一段话:“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大禹说,我管理亿万百姓,就像用腐朽的绳子驾驭六匹马一样,高高在上的君主们,怎么能没有敬畏之心呢?也正是这一份对人民、对帝位的敬畏之心,大禹才能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
反观大禹的孙子太康,却沉湎美色,放弃了治国正道,导致整个国家乌烟瘴气,最终落得了“太康失国”的结局。
纵观漫长的历史长河,几乎每一个朝代从盛世走向覆灭,都与为政者敬畏之心的缺失息息相关。
在建朝之初,为政者确信“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待到走向盛世,便常常被小人的阿谀、眼前的繁荣迷惑了耳目,丢了敬畏之心,从而由盛世走向衰败。
所谓“看权要自重,掌权要自省,用权要自律”。
为政者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若是失了敬畏之心,没了边界和底线,便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锒铛入狱,悔不当初。
心有敬畏,行有戒尺,有所戒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行得远。
02
科学者:心存敬畏,才能尊重规律
年11月26日,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天,多家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宣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经过基因修改后,新生儿双胞胎露露和娜娜出生后就能天然地抵抗艾滋病。
然而,此事一经曝光,就遭到了国内百余名科学家的联名谴责,有科学家表示:“不是我们技术能力强,而是我们敢逾越伦理底线,才第一个研究出这种婴儿。”
其实,基因编辑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技术,在90年代就被发现,科学家们不做这项技术,是因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假如修改艾滋病的基因被允许,那么一部分人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有更高的智商、更强的记忆力、更漂亮的颜值、更高的个子……
那么没有能力修改基因的人,是否注定被压制在社会的底层,这样的人类社会,还有平等可言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够战胜一切,渐渐变得夜郎自大。
殊不知即便是整个地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就如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身为科学工作者,手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否则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无论科技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在心中时刻装着这把尺,才能不为所欲为,不肆无忌惮。
03
普通人:心存敬畏,才能学会自律
《围炉夜话》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身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我们没有为政的机会,也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本事,但依然也要心存敬畏,方能学会自律。
《后汉书》中记录了太守杨震的故事。当有人拿着十金送给他时,说:“月黑风高,这事情没人知道。”杨震说出了那句流传了千古的名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一个人只有学会自律,才会慎独慎微,心存敬畏;才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如若把利益放在了敬畏的前面,自以为无人知晓就可为所欲为,那么结局必将不堪设想。
于是,便有三鹿奶粉事件,制造出无数脑部畸形的“大头娃娃”;
于是,便有长春疫苗事件,毁灭了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希望;
于是,便有权健保健药事件,夸大产品作用,让病人把轻病拖成了重病。
今天的人们,就是不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才会有那么多道德滑坡的事件发生。
心有敬畏,才能知进退,有分寸,才能在人性的艰涩中,缓步前行。
04
人生在世,就应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一个人,如果什么也不怕,他才是真正的可怕。一个人,只有懂得了敬畏,才能无愧天地,无愧良心。
敬畏父母,才能心存孝道;
敬畏婚姻,才能拥有幸福;
敬畏诺言,才能诚实守信;
敬畏生命,才能珍惜时光。
所谓“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学会敬畏,不是胆小懦弱,恰是拥有立身处世的智慧;学会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懂得养成浩然之气。
余生,愿你敬天敬地,敬人敬己。常存敬畏,方有祥云缭绕;能知进退,才能获得安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