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对生物学研究的印象基本都来源于科幻电影:科学家闯祸,人类大难临头,英雄拯救地球。年,灾难真的来了,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病毒学家究竟在忙什么?抗击疫情,病毒学家有什么独门秘籍吗?病毒能致病,病毒也能治病吗?今天的文章就将带你了解病毒的研究及应用。
撰文
李庆超(山东师范大学)
病毒是导致人类疾病的一类重要病原体。早在还不知道什么是病毒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想方设法对付病毒了。中国人明朝就开始使用人痘预防天花,年,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使用牛痘作为疫苗预防天花的方法。
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年人类发现了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这种病毒比细菌小,能让植物生病。
年发现了首个动物病毒——感染牛羊的口蹄疫病毒。
年发现了首个人类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热病病毒。
年发现了可以导致鸡肿瘤的劳氏肉瘤病毒(图1)。
图1.病毒学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来源:wikipedia等)
后来,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病毒研究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病毒学(图2)。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病毒学研究除了回答基础的科学问题、预防和治疗病毒病之外,还涉及开发和利用病毒。而这三种功能都离不开最重要的病毒研究工具:反向遗传操作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说是病毒学家的“毒门秘籍”了。
图2.病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学科(作者作图)。包括病毒的结构、分类和演化;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致病、致癌性;病毒研究技术(如病毒分离和培养)
第一步:病毒检测
病毒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病毒检测。
已知病毒的检测,主要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症状诊断、免疫学检测、核酸检测以及一些凝血实验等特异性反应的检测。
对于未知病毒,则需要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的过程去发现,最后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来直接观察病毒。但最终要通过测序的手段拿到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这是因为,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是其最核心的组分,抓住了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就等于找到了病毒。
今天的科技迅猛发展,科研人员采用深度测序技术(图3),很容易就能发现大量新的病毒。对于疑似感染未知病原体的病人,我们可以在恰当的部位采样,提取核酸,构建文库,并进行深度测序。测序之后,通过生物信息的方法寻找其中的病原体序列,并给出鉴定结果。
图3.深度测序检测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