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铂应答带你解密PARP抑制剂咚咚肿
TUhjnbcbe - 2025/4/18 18:46:00

卵巢癌被大家称为“沉默的杀手”,这是因为起病隐匿,且最初发病时症状不典型,故确诊时大多为晚期,且卵巢癌极易复发,患者3年复发率达70%左右,复发后治疗即使达到临床缓解,仍会复发,并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各种治疗的效果逐渐降低,并最终死于这一疾病。

在很多肿瘤提倡无化疗理念时,卵巢癌的铂类联合化疗方案依然是一线治疗的基础,所以含铂化疗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治疗的选择。部分患者在一线治疗时既对铂类联合方案耐药,那么在后续治疗时,可考虑联合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治疗药物;大多数患者初次使用含铂化疗方案后还是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这些患者在完成一线治疗后,预后较好。并且随着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数据公布,这类患者通过后续的PARP抑制剂的维持治疗获益率更高。这些患者在后续的治疗时,就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案选择。

随着几个PARP抑制剂在我国获批用于含铂化疗应答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铂敏感复发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用于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新模式,可显著延长患者铂类耐药的出现,为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那哪些患者可以从PARP抑制剂获益呢?

人体中代谢活跃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动态平衡中,而DNA的复制及修复机制是细胞存活的关键,不同的损伤因子对细胞造成损伤时,细胞修复机制就会启动,这其中包括DNA的修复机制。

人体内DNA损伤修复过程十分复杂,常见的包括PARP参与的DNA单链修复和BRCA等基因参与的双链修复(如:同源重组修复,HR)。当两种修复机制中的一种发生修复过程障碍时,细胞DNA可通过另一种方式进行修复,不会对细胞生存造成致死性影响。而当这两种DNA损伤修复能力都受到抑制时,则可能促进细胞的凋亡。PARP抑制剂的"合成致死"作用机制即是基于这种原理。在BRCA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已经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此时再应用PARP抑制剂,就能同时抑制单链断裂的损伤修复,使细胞DNA无法通过这两个通路进行修复,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从“合成致死”的原理来看,PARP抑制剂可以在所有的HRD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BRCA1/2基因只是编码HR通路的关键组分之一,其中还涉及其他基因包括RAD51、ATM、MRE11、RPA和NBS1等,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失活同样导致DNA双链损伤修复功能的缺陷,即HRD。

铂类化疗与PARP抑制剂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对于铂应答的肿瘤细胞,铂类化疗可能会造成DNA损伤。而如果DNA修复机制无法及时修复,肿瘤细胞就会发生致死性死亡。而PARP抑制剂可以阻碍损伤DNA的修复,这可能是PARP抑制剂对铂应答卵巢癌有效的原因之一。

在年发表于LancetOncology的一项I期临床研究显示,接受奥拉帕利单药治疗(非维持治疗)携带BRCA突变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获得CR/PR的比例与铂应答状态成正相关,患者对铂越敏感,反应率越高。也就是说,即使患者已经携带BRCA突变,对PARP抑制剂的疗效依旧与铂应答状态相关。

因此,铂类联合方案化疗有效的患者,再通过PARP抑制剂,可认为是“合成致死”机制的另一种组合形式。

既然铂应答的患者是PARP抑制剂的获益人群,铂应答患者在使用PARP抑制剂前还需要检测BRCA/HRD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研究中获得答案。

Study19研究入组了例PSR卵巢癌患者,在≥2线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达到CR或PR后,随机接受奥拉帕利或安慰剂维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奥拉帕利组中位PFS达8.4个月,相比安慰剂组(4.8个月)延长了近2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5%;亚组分析显示无论BRCA突变或BRCA野生型,PFS均显著延长;不仅如此,经过长达6年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奥拉帕利可使患者长期生存获益,无论BRCA突变与否。

ARIEL3研究入组了例PSR卵巢癌患者,在≥2线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达到CR或PR后,随机接受卢卡帕利或安慰剂维持治疗,较安慰剂组mPFS延长了5.4个月(10.8个月对5.4个月),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4%(HR=0.36,95%CI:0.30-0.45,P0.)。通过对探索性进展后终点分析结果显示,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进展后,卢卡帕利维持治疗具有持久的临床获益,接受卢卡帕利维持治疗患者的中位CFI、TFST、PFS2和TSST均显著长于安慰剂组,且无论突变状态如何,所有队列的探索性进展后终点均有临床获益。

PRIMA研究入组了例对一线含铂化疗应答的患者,其中也包括了此前一线卵巢癌研究中未被充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铂应答带你解密PARP抑制剂咚咚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