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发生率的80%以上,由于患者基数大,比较有利于各项临床研究的开展。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靶向药物、治疗措施不断推陈出新,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带来的明显的生存获益。
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CT影像检查来判断药物疗效以及观察疾病是否进展,如果通过血液检查就可以分析预测患者的生存期,是否会给后期的治疗带来更多的便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循环肿瘤DNA是什么?
循环肿瘤DNA,通常是指在血液中的来源于实体肿瘤的DNA片段。为什么血液里能检测出肺、肝、乳腺等其他器官中肿瘤的DNA呢?这是因为虽然实体肿瘤是长在某个器官中,但仍通过血管和血液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肿瘤细胞的DNA脱落时,或者肿瘤细胞死亡后,DNA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些肿瘤细胞DNA有着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正常细胞的DNA不一样,因此可以作为特异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通过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能够寻找出血液中的肿瘤踪迹,从而间接地知晓其他器官的肿瘤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图1.循环肿瘤DNA。来源:NIH
除了血液,循环肿瘤DNA也可以在滑膜液和脑脊液等体液中检测到,不过一般都是用血液进行循环肿瘤DNA的检测。
经历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有哪些变化?
通常什么时候会用到循环肿瘤DNA的检测呢?当肿瘤组织难以获取,或者获取的肿瘤组织有限,不足以进行分析和测序时,进行循环肿瘤DNA的检测,可起到指导治疗的作用,比如药物的选择,以及识别临床治疗中的耐药机制。
近期,一项研究监测了经EGFR靶向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此研究基于一项阿法替尼或阿法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二期试验。患者均为疾病IV期,肿瘤细胞有E19del或LREGFR激活突变。
血浆采集了三次,并进行循环肿瘤DNA的检测:
基线(治疗开始前)。77%(82/)的患者可检测到循环肿瘤DNA里的EGFR突变;第三周期第一天(完成八周治疗后)。18%(18/98)的样品中可检测到循环肿瘤DNA;进展期。70%(54/77)的样品中可检测到循环肿瘤DNA。
如果在基线时检测到了循环肿瘤DNA,在完成八周治疗后,循环肿瘤DNA检测不到了,这组病人被称为“循环肿瘤DNA清除组”;如果在完成八周治疗后,循环肿瘤DNA仍能检测到,这组病人被称为“循环肿瘤DNA持续组”。
循环肿瘤DNA和生存期有什么关系?
1.和循环肿瘤DNA持续组相比,循环肿瘤DNA清除组的病人,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降低;
2.循环肿瘤DNA清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1个月,而循环肿瘤DNA持续组仅为4.6个月(图2A);
3.循环肿瘤DNA清除组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清除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2.6个月,持续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5.6个月(图2B)。
图2.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A)和总生存期(OS)(B)
小结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血浆中循环肿瘤DNA的清除率可以高度预测EGFR靶向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目前循环肿瘤DNA检测价格并不便宜,我们期待该技术的成本能降下来,尽快运用于临床,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MackPC,MiaoJ,RedmanMW,MoonJ,GoldbergSB,HerbstRS,etal.CirculatingtumorDNA(循环肿瘤DNA)kineticspredictprogression-freeandoverallsurvivalinEGFRTKI-treatedpatientswithEGFR-mutantNSCLC(SWOGS).ClinicalCancerResearch..
用它竟然可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