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福建省龙岩市高考生物最后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人类尊重自然,正确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吸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2.(2分)肌浆网是肌细胞的钙离子库,肌细胞膜兴奋引起肌浆网上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质,肌浆网膜上的Ca2+ATP酶将细胞质中的Ca2+运回肌浆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ATP酶以主动运输方式将细胞质中的Ca2+运回肌浆网
C.Ca2+ATP酶在运输钙离子的过程中会发生空间结构的变化
D.肌细胞中钙离子进出肌浆网的过程体现肌浆网膜的流动性
3.(2分)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橙黄色
B.在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可通过先做预实验来减小实验误差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鉴定菌体是否存活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后,可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4.(2分)草甘膦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并有利于防止过氧化氢对农作物的毒害作用。为探究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多少表示
B.第28天时,0.mgg﹣1的草甘膦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C.第28天时,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起到激活作用
D.若草甘膦浓度继续增大,则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继续增大
5.(2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动物细胞内存在一种SGO蛋白,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粘连蛋白和SGO蛋白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它们合成的基因不同
B.该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对染色体蛋白没有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推后进行
D.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2分)下列对古诗文、谚语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正其行,通其风”的原理是确保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体现了菊花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
D.“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7.(2分)某团队研究不同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白茅在单种、混种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其中P组净光合速率为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草甘膦影响较小的是混种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B.P组白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据实验结果推测,草甘膦可能会降低这两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D.0.6mL/L的草甘膦使单种与混种白茅净光合速率的下降量相同
8.(2分)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成功,他将高温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培养时,在体外就比较容易观察到转化现象。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抗R型菌抗体使S型菌的DNA较易进入R型细菌,易发生转化作用
B.R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较S型细菌弱,因此在小鼠体内容易转化成功
C.未加抗R型菌抗体的培养基中R型菌的竞争力较强,很难看到转化现象
D.可通过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判断是否出现转化现象
9.(2分)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10.(2分)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口服用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结合,促使K+通道关闭,引起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格列美脲适用于胰岛细胞无法产生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B.K+通道关闭会导致胰岛B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C.格列美脲可能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
D.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可以缓解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11.(2分)顶端优势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机制,其原理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对提高产量、改变株型等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
)
A.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说明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解除顶端优势,可以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2.(2分)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广阔,如图是某科研所获取单抗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CR过程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B.为了便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在引物的5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
C.检测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够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细胞
D.细胞A通常是对实验动物进行特定抗原注射后获取的B淋巴细胞
13.(4分)下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培育流程,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带来光明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过程②在培养基中加入的动物血清含有激发成纤维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C.过程③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可降低代孕母猴对“中中”“华华”的免疫排斥反应
D.与模型小鼠相比,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
14.(4分)为探究雷公藤红素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机理,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并测得胃癌细胞内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生长活力(
)
A.胃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
B.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雷公藤红素浓度越高,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效果越好
C.基因P16可能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
D.通过抑制基因cyclinD1的表达有可能为胃癌治疗开辟新途径
15.(4分)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以前生育过β地中海贫血症儿子,该患儿的β﹣珠蛋白结构异常,于是进行了产前诊断,诊断时用限制酶PstⅠ酶切后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
)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相等
B.孕妇体内的胎儿虽然含有致病基因,但是生下来并不会患该病
C.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长度为4.4kb,突变后的病基因长度为3.7kb
D.β﹣珠蛋白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6.(4分)彩椒有绿椒、黄椒、红椒三种类型,其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彩椒为绿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彩椒为黄色
实验一: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
实验二:绿色×红色→绿色:红色:黄色=9:22:1
对以上杂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红色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
C.实验二亲本红色个体隐性基因有4个
D.实验二子代中绿色个体纯合子比例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大学生小A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帮助村民发展“果树—草菇”(即在果树下进行间种草菇)立体农业脱贫致富。回答下列问题:
(1)立体农业是一种利用了群落的 原理,进而充分利用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
(2)该模式中,果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那部分能量最终的去路是 。
(3)果树生长过程中经常遭遇蚜虫危害,为了评估蚜虫造成的危害程度,通常采用 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果树除了与蚜虫、草菇等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外,还与 之间也进行。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 ,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请从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经济利益等方面分析“果树—草菇”结构立体农业的意义: (答出三点即可)。
18.(11分)科研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模拟蓝莓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过程,从蓝莓叶肉细胞中分离出类囊体,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1所示油包水液滴的结构,并对油包水液滴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产生NADPH(即[H]),结果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模拟了光合作用的 阶段,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对油包水液滴采取明暗交替处理,液滴内NADPH的含量出现图2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
(3)要在上述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模拟的光合作用过程,需要在油包水液滴内加入的物质有 。
(4)蓝莓根的生长受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蓝莓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研究了吲哚丁酸(IBA)对蓝莓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分别测定不同浓度IBA处理下主根和侧根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4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IBA (填“能”或“不能”)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若该实验改为处理蓝莓幼苗的芽,结果得到了不同的变化曲线 。
②CO2进入叶肉细胞后,最终转化成糖类等营养物质。分析图4数据,请对IBA影响侧根生长的机制 。
19.(12分)感知外界环境中潜在的危险信息,快速躲避天敌并作出最适宜的防御反应是动物生存所需具备的重要能力。为探究本能恐惧内在的大脑运作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如图实验。
(1)将小鼠置于如图1的装置中,用黑色圆盘在小鼠的上视野产生阴影,模拟小鼠被上空中的天敌捕食的场景,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 传至末梢,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最终诱发小鼠产生逃跑至遮蔽物中的防御行为。
(2)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技术记录脑内腹侧被盖区(VTA),GABA能神经元的激活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发现 ,并且 ,推测阴影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进而诱发小鼠逃跑行为。
(3)研究人员将光敏感的通道蛋白特异性表达在某一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中,并通过特定波长的光刺激来调控神经元活动。当蓝光刺激光敏蛋白C时,会导致Na+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会导致Cl﹣内流使所在神经元 ,应用此技术设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VTA区GABA能神经元激活是诱发小鼠逃跑行为的必要条件。请用简洁的文字将实验组的实验方案及相应结果补充完整。
(4)科学家发现,突触小体在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其突触后膜也能用微电极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相近的微小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快,请提出了一个测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简单思路: 。
20.(16分)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2、3、4号为常染色体,野生型果蝇翅无色透明。基因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驱动UAS下游的基因表达,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雄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将一个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UAS﹣GFP)随机插入雌果蝇的某条染色,得到转基因雌果蝇乙,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只有在甲与乙杂交所得F1,F1中绿色翅:无色翅=1:3;从F1中选择绿色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
(1)基因GAL4的本质是 。据基因之间的关系,分析F1出现绿色翅的原因 。
(2)根据F1性状比例不能判断UAS﹣GFP是否插入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
(3)如何通过上述杂交实验判断UAS﹣GFP是否插入2号染色体上? 。若发现F2中雌雄果蝇翅色比例不同,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 ,则说明推测正确。
(4)已知基因GAL4本身不控制特定性状。科研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只携带基因m的白眼雄果蝇,m位于X染色体上,能使带有该基因的果蝇雌配子致死。将红眼(伴X显性遗传,用B表示,在常染色体上也可正常表达),把该整合基因随机导入白眼雄果蝇中获得若干转基因红眼雄果蜂。现以上述果蝇及正常的红眼、白眼雌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获取GAL4果蝇品系(雌雄果蝇都含GAL4基因且能稳定遗传)
21.(9分)科研人员研究调控蔗糖转移酶基因(SUC2)的两种蛋白质Snf1和Snf2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如下:真核细胞起始基因转录需要有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酵母转录因子GAL4在结构上是组件式的,由DNA结构功能域(BD)(AD)组成。两个结构域分开时不能激活转录,只有当两者空间上接近时,激活AD与启动子结合,使启动子下游基因转录。如图1为研究相互作用的X蛋白和Y蛋白的机制模式图。
(1)操作中,需要用 酶将目的基因分别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中,得到两种融合表达载体(如2图)。酶切时通常选用两种不同的酶 。
(2)酵母染色体上能被GAL4激活转录,显示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因称为报告基因。若用AUR1﹣C(抗生素AbA抗性基因)和HIS3(组氨酸合成基因),那么作为被转化的酵母细胞在抗生素抗性和营养需求上应满足的条件是 。转化后需要在添加 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除此之外,还要将酵母的GAL4基因敲除,原因是 。
(3)LacZ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科研人员采用LacZ作为报告基因,验证了蛋白质Snf1和Snf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推论。
答案
1.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A正确;
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C、湿地种植芦苇,吸收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物;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D错误。
故选:A。
2.解: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Ca2+﹣ATP酶可以水解ATP释放能力,并驱动载体将Ca2+运回肌浆网,属于主动运输;
C、载体蛋白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空间结构的变化;
D、肌细胞中钙离子进出肌浆网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D错误。
故选:D。
3.解: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A正确;
B、预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活细胞不会被台盼蓝染液染色,C正确;
D、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后,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原生质层呈无色。
故选:B。
4.解:A、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气泡(氧气)多少表示;
B、酶具有催化作用,0.mgg﹣1的草甘膦可通过激活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更多地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
C、题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即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起到激活作用;
D、若草甘膦浓度继续增大,也可能会降低。
故选:C。
5.解: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该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则图示过程会提前进行;
D、粘连蛋白的水解导致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故选:C。
6.解:A、“绿树村边合,A正确;
B、“正其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不是花中偏爱菊,C错误;
D、“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可保证鱼类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故选:C。
7.解:A、据图可知,混种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净光合速率最大,A正确;
B、P组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据图分析可知,故草甘膦可能会降低这两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D、据图分析,,单种本地白茅的净光合速率下降量约为12﹣2=10,故下降量不同。
故选:D。
8.解:A、由题意可知,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A错误;
B、根据题意,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B正确;
C、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的抗体,所以未加抗R型菌抗体的培养基中R型菌的竞争力较强,C正确;
D、R型菌的菌落表现粗糙,所以实验过程中,D正确。
故选:A。
9.解:A、生物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化石来进一步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不具有抗药性个体生存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C正确;
D、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而黑色与灰色桦尺蠖是同一种生物,黑色与灰色桦尺蠖不能表现为共同进化。
故选:D。
10.解:A、格列美脲主要通过促使胰岛B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A错误;
B、K+通道关闭,引起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C、由题意可知,来降低血糖浓度;
D、合理控制饮食,D正确。
故选:A。
11.解:A、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错误;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解除顶端优势,B正确;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时,C正确;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2.解:A、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延伸;
B、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减少自连;
C、检测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够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细胞,C正确;
D、细胞A通常是对实验动物进行特定抗原注射后获取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D正确。
故选:A。
13.解:A、过程①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A错误;
B、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的作用是模拟内环境和补充未知的缺少的营养物质,B错误;
C、过程③进行同步发情处理,C错误;
D、猴子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小鼠近,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D正确。
故选:D。
14.解:A、胃癌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A正确;
B、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胃癌细胞生长活力越低;
C、由图可知16的表达水平的提高,胃癌细胞生长活力越低,C错误;
D、由图可知,胃癌细胞生长活力越低。
故选:C。
15.解:A、由分析可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相等;
B、由电泳结果可知,表现型正常,生下来并不会患该病;
C、由图可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和突变后的基因位于酶切点内部,C错误;
D、由“该患儿的β﹣珠蛋白结构异常”可知,D正确。
故选:C。
16.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相当于测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其中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
C、实验二亲本红色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隐性基因有4个;
D、实验二中子代有黄色,根据子代绿色所占比例为(××,亲代红色基因型中两对等位基因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可能为aaBbCc,因此实验二子代中绿色个体中不可能存在纯合子,D正确。
故选:B。
17.解:(1)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2)该模式中,果树用于自身生长。
(3)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为了评估蚜虫造成的危害程度。果树除了与蚜虫,还与无机环境之间也进行,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
(4)资源利用: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光照、水分;生态系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了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获取经济效益。
故答案为:
(1)空间结构
(2)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
(3)样方无机环境
(4)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光照、水分;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了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获取经济效益
18.解:(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故上述过程模拟了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2)由图2分析可知:NADPH含量在明期上升,暗期保持不变,油包水液滴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其含量保持稳定。
(3)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图1模拟的是光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需要C2和CO2作原料,在酶的作用下催化形成C3;C2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ATP和NADPH,在酶的作用下还原得到糖类和C5,故要完善光合作用需要在油包水液滴内加入C5、CO2和多种酶。
(4)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随着IBA浓度升高,侧根数量增多。若该实验改为处理蓝莓幼苗的芽,结果会得到不同的变化曲线。
②分析图4数据,用14C标记的14CO2饲喂叶片,随IBA浓度升高,侧根放射性相对强度逐渐升高2进入叶肉细胞后,最终转化成糖类等营养物质”推测,从而促进侧根生长。
故答案为:
(1)光反应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及NADPH中的能量)
(2)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暗期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
(3)多种酶、C5、CO2
(4)①能芽与根对IBA的敏感程度不同
②IBA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更多地分配到侧根,促进侧根生长
19.解:(1)图1中,用黑色圆盘在小鼠的上视野产生阴影模拟小鼠被上空中的天敌(如老鹰)捕食的场景,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2)对比图2中两曲线可知,阴影刺激组在有阴影刺激时的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始终高于非阴影刺激组,小鼠发生逃跑行为,阴影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进而诱发小鼠逃跑行为。
(3)当蓝光刺激光敏蛋白C时,会导致Na+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当黄光刺激光敏蛋白N时﹣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抑制。实验组的实验方案及相应结果如下表:
(4)突触小体在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其突触后膜也能用微电极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其原因是单个(少量)突触小泡随机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造成的。
测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简单思路:在一根神经纤维上,测量两个微电极之间的距离和在一侧刺激时两电极先后检测到兴奋的时间差。
故答案为:
(1)神经冲动(兴奋)神经递质
(2)阴影刺激组在有阴影刺激时的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始终高于非阴影刺激组(阴影刺激后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迅速上升)在神经元活性达到峰值时,小鼠发生逃跑行为
(3)抑制 ①VTA区GABA能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N的小鼠 ②阴影刺激 ③未见逃跑行为 ④无阴影刺激 ⑤迅速逃跑躲避
(4)单个(少量)突触小泡随机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造成的在一根神经纤维上,并计算
20.解:(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才能合成GAL4蛋白驱动UAS下游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雄果蝇甲含有GAL4,两者杂交,F2中会出现同时含有两种基因的个体,故出现绿色翅。
(2)为便于理解,假设插入GAL4基因用A表示(没有该基因用a表示)。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的位置有3种可能:7号染色体上(则甲,遵循连锁定律)、乙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aBb、X染色体上(则甲bY×aaXBX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无论UAS﹣GFP插入哪一条染色体上,F1中绿色翅与无色翅比例均为1:5,故根据F1性状比例不能判断UAS﹣GFP是否插入2号染色体上。
(3)已知GAL3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若UAS﹣GFP也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乙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aBb,F4中选择绿色翅雌雄果蝇(AaBb×AaBb)随机交配,则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绿色翅):AAbb(无色翅):aaBB(无色翅)=2:7:1,故绿色翅:无色翅=1:7,则两种基因自由组合2中绿色翅(A﹣B﹣):无色翅(3A﹣bb、3aaB﹣、1aabb)=9:2。若发现F2中雌雄果蝇翅色比例不同,即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若插入到X染色体上bY×aaXBXb,从F1选择绿色翅雌雄,即AaXBXb和AaXBY,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XBX﹣占,A﹣XBY占,aaXBX﹣占,aaX﹣Y占,AAXbY占,其中A﹣XBX﹣表现为绿色翅雌,A﹣XBY表现为绿色翅雄,aaXBX﹣表现为无色翅雌,aaX﹣Y表现为无色翅雄,AAXbY表现为无色翅雄,综上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翅雌:无色翅雌:绿色翅雄:无色翅雄=6:2:3:5。
(4)由于基因GAL5本身不控制特定性状,为获得GAL4果蝇品系,将该整合基因导入白眼(伴X隐性遗传,将其与白眼雌蝇杂交,F1表现型为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由于m位于X染色体上,可取含m的白眼雄蝇与F2中红眼雌蝇杂交,即XmbY×XBXb,将子代中红眼(雌雄)果蝇选出,即XBXmb、XBY。由于m会使雌配子致死BXmb、XBY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为XBXB和XBY,即为GAL4品系。
故答案为:
(1)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同时具备GAL4和UAS﹣GFP的果蝇
(2)无论UAS﹣GFP在哪条染色体上,F8中绿色翅与无色翅均为1:3
(3)若F5中绿色翅:无色翅=1:1,则UAS﹣GFP在7号染色体上2中绿色翅:无色翅=9:7,则UAS﹣GFP不在2号染色体上UAS﹣GFP插入到X染色体上
(4)将多只转基因红眼雄蝇与白眼雌蝇杂交,F1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让含m的白眼雄蝇与上述F4中的红眼雌蝇杂交,将子代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获得的后代即为GAL4品系
21.解:(1)构建重组质粒时,要用同种的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采用使用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质粒的自身环化和目的基因和质粒的反向连接,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
(2)若用AUR1﹣C(抗生素AbA抗性基因)和HIS3(组氨酸合成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则AUR4﹣C和HIS3相当于标记基因,故要求受体酵母菌应是这两个基因的缺陷型,影响报告基因的作用,组氨酸缺陷。若用AUR1﹣C(抗生素AbA抗性基因)和HIS6(组氨酸合成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才能单独研究重组报告基因的作用。
(3)根据题干信息,酵母转录因子GAL4在结构上是组件式的。两个结构域分开时不能激活转录,才具有GAL4转录因子活性,激活AD与启动子结合。意思是只有当蛋白质Snf7和Snf2连接上共同作用在启动子上,使菌落呈现蓝色。故本实验应该设置两组进行相互对照,然后分解菌落的颜色进行鉴定和分析,转化酵母细胞,观察菌落颜色。蓝色的菌落是同时转化了BD﹣Snf1和AD﹣Snf2两种融合表达载体的酵母细胞。出现蓝色菌落说明蛋白质Snf1和Snf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和DNA连接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防止自身环化
(2)无AbA抗性、组氨酸缺陷排除细胞内源转录因子GAL3的影响
(3)实验思路:分别构建BD﹣Snf1和AD﹣Snf2两种融合表达载体,转化酵母细胞,观察菌落颜色
预期结果及推论:菌落的颜色既有蓝色又有白色。蓝色的菌落是同时转化了BD﹣Snf5和AD﹣Snf2两种融合表达载体的酵母细胞。出现蓝色菌落说明蛋白质Snf1和Snf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