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学进步的基因编辑为何是一场闹剧财
TUhjnbcbe - 2025/2/14 17:40:00
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xxzywj.com/m/

昨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于11月在中国诞生,引发全球一片哗然!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声称,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是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然而,基因编辑婴儿“历史性突破”的消息不仅没有得到掌声,反而受到巨大谴责。

位科学家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联合声明: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

科学家们强烈谴责该研究“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没有人能预知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是无底线,有悖伦理的存在,是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抵制基因编辑的关键。

不通过基因编辑也能预防艾滋病

贺建奎招募的夫妇均是男方患病女方健康,此次事件中的婴儿父母也是这样,或许是患病经历让他们对艾滋病产生恐怖,希望通过基因编辑生出永远不会得艾滋病的孩子。

那么,基因编辑是免疫艾滋病的唯一途径吗?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非洲科学院院士张林琦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中表示,艾滋病病毒(HIV)毒进入人体的门是很多的,CCR5只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受体,但是艾滋病病毒仍然可以绕过它,利用其他机制进入细胞。所以,即使对CCR5基因敲除得很彻底,也不能完全阻断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

现在,我们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防止新生儿得上艾滋病,而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通过这种对基因图谱的践踏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由此可见,不通过基因编辑也能预防艾滋病,即使是已怀孕的妇女感染HIV也可以使用有效药物,将传播几率降到1%以下。

基因编辑风险无法预知

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艾滋病也不是贺建奎首创,早在年,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尝试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虽然并未移植到人体内,并且在14天内销毁,但依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基因编辑技术没有达到%的准确性,很多科学家没有做,而贺建奎直接用于人类胚胎!

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将可能致病的基因加以剥离,从而让人体对HIV病毒免疫。贺建奎对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后,可能会影响婴儿所有细胞,甚至包括生殖细胞。

这将意味着,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长大后繁衍后代,体内编辑过的CCR5基因就会遗传下去,其自身特殊基因可能影响后代人类基因。

更何况,现在CRISPR-Cas9技术并不精准,脱靶率很高,经常错误的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当CRISPR基因编辑应用在人类胚胎中,一旦脱靶就会出现大问题。

基因编辑带来社会恐慌

这项技术打开了“潘多拉宝盒”,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改造出一个“超人”,就好像用PS技术对一张图片的修改,抠剪裁……变成我们想要的任何模样。

甚至,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预防任何疾病,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使身体变强壮变美丽,就像当下比较热门的医美,将“美容”以“治病”的形式去实现,那么长期有疾病困扰或是有变美需求的人将纷涌而至的选择基因编辑,然后在经过子孙基因遗传,人类基因库将面临史诗级的灾难。

或许就像英国科学家普金曾在《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暗示的情节一样,富人不久可以选择编辑他们自己和孩子的DNA,让自己和孩子拥有更强记忆力、智力和更长寿命的“超人”。

一旦出现基因编辑的“超人”,没有改造的人类完全不具备竞争力。

基因编辑背后隐藏的生意经

经历过网络舆论震动后,事件逐渐发酵,这场涉及技术及伦理的论战热度不断攀升。

网上流出的项目伦理审批书显示,贺建奎在医院申请了CCR5基因编辑科研项目。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给出了审批意见:符合伦理规范,同意开展。落款时间为年3月7日,签名者有黄华锋、褚振忠等7人。

贺建奎所属的南方科技大学发布声明,贺建奎已于年2月1日离职,他所参与的研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研究工作在校外开展,学校和院系并不知情。

随后,医院紧急否认:我们没做过此项目。伦理审查文件“签字”者称不知情、未参会、没签字。

成立于年的医院曾因擅自将其肖像用于商业性宣传与大陆明星蒋勤勤以及台湾艺人吴静怡有过名誉权、肖像权纠纷。

调查事件真相中,我们发现此事件的主角贺建奎,除了是一名科学家,名下还拥有多家企业股权。天眼查数据显示,贺建奎是7家公司的股东、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其中,贺建奎所持有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和美医疗方面早有合作,并在今年4月获得了2.18亿元A轮融资。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经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未按要求进行备案,他们目前已经启动了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

从学术研究到隐藏的生意经,这背后的真相扑朔迷离。目前,国家卫健委已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希望早日看到公开结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进步的基因编辑为何是一场闹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