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诺唯赞研究报告雏形渐显的国产平台型分子试
TUhjnbcbe - 2024/5/5 21:41:00
白癜风康复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6.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亚前海证券,汪玲)

1.诺唯赞:技术突出,业务多元的国产分子试剂龙头

1.1.底层技术扎实,上游原料+下游产品协同发展

诺唯赞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产品开发的生物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年,依托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生命科学、体外诊断和生物医药三大应用领域。成立之初,公司立足于生物试剂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掌握了生命科学领域核心底层技术及关键原料储备,积极拓展产品管线进入工业应用领域,为下游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及疫苗研发和动物检疫客户提供试剂、原料等终端产品及服务。

公司组织架构清晰,“一院三部”模式提升业务协同性。公司研发体系由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平台和下游产品应用研发平台两部分组成。基础科学研究院负责底层技术开发,是公司技术创新的源头和起点,成立以来开发出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原料。结合基础科学院提供的技术和原料,公司设立三大事业部,各事业部内部设立研发中心,负责该领域的产品落地和服务开发。

生命科学事业部:公司的“基石业务”,成立于公司设立之初(公司以向科研客户提供生物试剂起家),拥有科研试剂、测序试剂和诊断原料试剂三大产品线。截至年末,生科事业部已累计开发出超种生物试剂,形成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基因测序系列等多产品类型,服务超过家科研院所、家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与分子诊断试剂企业以及动物养殖企业、检疫机构等。

体外诊断事业部:基于开发生物试剂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原料优势,年公司第一次向下游拓展,成立体外诊断事业部,聚焦POCT诊断技术,拥有多款POCT诊断试剂及仪器。公司POCT试剂形成了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胃功能、自体免疫、肾功能、慢病管理和呼吸道8个系列产品及配套质控品,覆盖超过2家医院及第三方检验中心。公司自主研发生产8款诊断仪器,适配自有的POCT试剂,截至年H1终端装机量超过台。生物医药事业部:公司年成立的新业务线,建立了新药/疫苗研发试剂、疫苗临床CRO服务、疫苗原料三大产品线与服务,具有细胞活力检测、报告基因细胞株、荧光素酶系列、免洗ELISA试剂盒、mRNA疫苗核心酶原料等数十个产品,核心客户包括生物医药/疫苗企业,科研机构/医院、CRO/CDMO企业等,市场潜力大。

建立关键共性平台,自主掌握上游技术开发和下游产品生产能力。公司重视研发,截至H1共有研发人员名,预计到年底将构建起超人的研发团队,具有分子生物学、酶学、免疫学等多学科背景。公司建立的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及基因工程重组表达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能够高效地进行产品开发,目前拥有余种酶和余种抗原抗体原料,以及多个终端产品,涵盖科研试剂、测序试剂、诊断原料、POCT检测试剂及仪器、生物医药试剂等产品,以及疫苗临床CRO服务,覆盖客户既包括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所,也包括华大基因、诺禾致源、艾德生物、药明康德等多家工业企业。

1.2.股权结构清晰,核心团队从业经验丰富

曹林和段颖为公司实控人,合计拥有公司54.56%股份表决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曹林、段颖夫妇,截至年6月30日,曹林直接持有公司5.35%股份,并持有公司控股股东诺唯赞投资66.22%股份,诺唯赞投资合计控制公司47.27%的股份,段颖通过直接持股的方式拥有公司1.94%股份,则曹林、段颖夫妇共拥有公司54.56%股份表决权,通过与张力军等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实控人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58.03%,股权结构稳定。诺泰投资、唯赞投资和博英唯投资为公司IPO前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公司4.01%、3.19%和3.61%股份,持股平台参与人数超过60人,覆盖公司主要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员工。通过员工持股能够有效维持公司核心团队稳定,有利于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赛道拓展能力强,成立多家子公司完善产业布局。基于在开发酶、抗原、抗体以及各类试剂中积累的底层技术优势,公司具有较强的跨赛道布局能力。年投资液滴逻辑,进入数字微流控系统开发领域,年更是陆续设立了新材料子公司、动保子公司、检测子公司和健康科技子公司,分别开展生物科技上游新型材料与耗材、兽医诊断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疫苗临床前及临床生物样本检测服务,以及日化、食品、保健品和医美领域的合成生物学原料开发等业务,有效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核心团队稳定,拥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并且在生物医药行业有数十年的从业经验。曹林博士是公司创始人,负责公司总体项目研发及战略制定。张力军、唐波和徐晓昱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分别分管公司生命科学、体外诊断和生物医药三大事业部,分工明确。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毕业于南京大学,且从公司创立初就加入公司,稳定的团队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3.常规业务稳定增长,新冠产品带来额外增量

新冠业务销售收入爆发式增长,常规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15.64/18.69亿元,同比增长57.1%/.9%/19.4%,实现归母净利润0.26/8.22/6.78亿元,同比增长.4%/.6%/-17.5%,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在疫情爆发初,公司集中研发力量陆续推出抗原、抗体及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原料产品,并在海内外实现销售带动公司业绩快速上升。-年虽受疫情影响公司常规业务有所承压,但仍实现稳定增长,3年营收分别为2.68/3.75/7.1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7.1%/40.4%/91.7%。

生物试剂贡献基本盘,疫情带动POCT试剂占比有所提升。公司创立初期就向科研机构提供生物试剂产品,是公司的基本盘业务,-年生物试剂营收2.38/9.96/13.7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79.4%,年前生物试剂占公司营收比例在85%以上。疫情发生后由于新冠检测产品销售快速增加,生物试剂占比有所下降,但营收比仍在60%以上,POCT试剂的占比则从年10.4%上升至年23.0%。分事业部看,生命科学事业部和体外诊断事业部营收占比较高,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9和4.33亿元,同比变化35.6%/-23.3%。生物医药事业部成立时间较短,但发展潜力巨大,年多个业务线实现突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0.97亿元。

在新冠检测试剂带动下,海外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年公司研发的新冠抗体、核酸及抗原检测试剂盒陆续获得海外市场认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带动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快速上升。在新冠检测产品的基础上,公司重点推动常规产品出海销售,截至H1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员工数量超名,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另一引擎。

新冠业务影响公司毛利率有所波动,规模效应带动三费费率持续降低。年-年H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84.3%/91.5%/81.2%/74.1%,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年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新冠检测原料产品上市销售,当期销量快速扩大导致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规模效应使得公司毛利率有所提高。年毛利率有所下降则主要是受到新冠检测试剂集采降价以及毛利率较低的抗原检测试剂盒销售占比提高影响。扣除新冠业务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H1分别为84.8%/84.8%/87.7%/85.9%。随着公司营收规模扩大,三费费率呈下降趋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位于同类公司前列。作为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扩充研发团队,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支出1.57亿元,同比增长85.7%,研发人员数量达到名,同比增长71.6%,占员工总人数24.5%,并预计到年底扩充研发团队人数至人。在持续的高强度研发下,公司累计取得知识产权数量达个,获得海内外医疗器械认证项,并有多款核心产品在研。

科研市场起家,公司具有较强的营销及服务能力。公司最初深耕高校及科研机构市场,科研用户订单量小且分散,对供应商的营销网络及服务能力要求较高。在服务科研客户过程中公司组建了一只覆盖范围广,战斗力强的销售团队,为公司拓展工业端客户奠定坚实基础。截至年末公司销售人员数量为名,较年增加人,销售人员数量位于可比公司前列。在销售团队大幅扩张情况下,公司短期人效有所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着新入职员工完成培训进入市场,公司销售人员的平均人效将得到恢复,带动销售收入逐渐增长。

2.生物试剂:行业景气度高,公司领跑国内市场

2.1.生物试剂应用广泛,国产替代正当时

生物试剂是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应用场景丰富。各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及生产均离不开对酶、抗原、抗体等共性功能性蛋白进行定向改造与进化,功能性蛋白的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和基础科研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核心工具。以酶和抗原抗体为例,工业酶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生产和分析检测,而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是生物科技领域的关键反应,是诊断产品和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的核心方法学。

分子类试剂市场占比最大,预计年国内规模将超百亿元。按使用类别划分,生物试剂可以分为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三大类别,分子类试剂指在进行核酸及小分子实验中需要用到的试剂,主要包括各类酶及相关缓冲液等,诺唯赞提供的生物试剂均属于分子类产品。分子类试剂也是生物试剂中占比最大的类别,年,我国分子类试剂市场规模占整体市场50.9%,其次为蛋白类试剂29.4%和细胞类试剂19.7%。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年国内分子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并将以12.3%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年的亿元。

产业链参与者多,下游科研用户占比较高。生物试剂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参与者众多,上游为各种生物、化学原料、生产设备及耗材供应商,中游则是生命科学试剂产品及科研仪器的生产商,下游既包括科研院校等科研用户,也包括制药企业、体外诊断企业等工业用户。年科研用户占全球生物试剂市场的61.6%,占比高于工业用户,而在中国该比例更高,达到67.3%。相比于工业客户,科研客户对企业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要求高,从服务科研客户着手,有助于公司培养销售队伍,为向工业客户拓展练兵,此外随着科研客户毕业进入工业界,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也将得到延续。

全球生命科学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生物科研试剂需求旺盛。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正进入快车道,研究投入资金稳步增长,从年的7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6%。随着中国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视,中国生命科学研发投入由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5%,远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中国占全球生命科学研发投入的比重也从年的6%增长至年的9%。在生命科学研究投入中,约10%-15%资金用于生物试剂,全球生命科学研发投入的增加带动生物试剂需求上升,以中国市场为例,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为亿元,预计年将增长至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8.1%。

国产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占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赛默飞、凯杰等进口企业发展历史悠久,在品牌声誉、产品多样性上具有优势,年赛默飞、凯杰、宝生物和BioRad四家进口企业合计占国内分子试剂市场份额超40%,诺唯赞市占率4%,排名第五,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进口替代空间大。疫情发生后为了降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对外依赖度,各级政府出台多项鼓励性政策支持提高生物试剂等上游产品国产化率。国产产品在性价比、交货周期和服务更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我国生物试剂的进口替代势在必行,具有核心技术的国产企业将迎来窗口性发展机会。

2.2.三大业务并驾齐驱,助力公司业务多向拓展

布局科研试剂、测序试剂和诊断原料试剂三大细分领域,形成业务纵向拓展之基石。公司从成立初就专注于生物试剂业务,通过自主开发的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对高端酶定向进化,目前完成多种酶的改造和余种高性能抗原和抗体等关键原料的开发,拥有超种生物试剂,形成了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基因测序系列等多个产品系列,涉及科研试剂、测序试剂和诊断原料试剂三大领域,为公司向下游应用领域拓展提供关键技术和原料储备。

直销为主,公司生物试剂覆盖客户广泛。在生物试剂领域,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科研用户具有分布广需求多样的特点,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模式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粘性。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销售团队近人,在全国20多个科研用户集中的地区设有直销办事处,覆盖了北大、清华和中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所,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多家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圣湘生物、艾德生物等多家分子诊断试剂企业以及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多家制药企业及CRO公司。年,公司在中国生物试剂科研机构市场、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原料酶及试剂市场中的市占率分别为24.2%、20.52%和16.82%,均位列国产厂商第一。

科研试剂及测序试剂稳定发展,新冠疫情带动诊断试剂营收快速增长。科研用试剂及测序用试剂是公司生物试剂的基本盘业务,-年合计营收占比在80%以上,营业收入保持逐年稳定增长。年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核酸检测需求增加,公司分子诊断用试剂产品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H1诊断试剂营收占生物试剂总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71.9%和59.9%,并带动PCR系列、qPCR系列和逆转录系列生物试剂的销售额大幅增加。

上游酶原料自给率高,生物试剂供应链自主可控。酶是决定生物试剂产品性能的关键原材料,公司基于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对天然酶库进行改造,已经开发出多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包括种DNA聚合酶、54种逆转录酶等,酶的催化活性、半衰期、抗干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公司生产的大部分生物试剂产品所用关键原材料均为自产,自供原料生物试剂销售额占比超过95%,公司供应链安全可靠。

2.2.1.科研试剂:产品性能优异,横向拓展提升丰富度

科研试剂产品性能优异,核心指标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公司从成立初就进入科研领域,通过近10年的持续深耕,多款产品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CNS核心期刊引用超过50篇。以生产PCR系列、qPCR系列、逆转录系列科研试剂所需的关键原料TaqDNA聚合酶为例,公司生产的TaqDNA聚合酶在活性、扩增效率、特异性及扩增长度等指标上与进口产品类似,稳定性优于进口产品,在37度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达24小时,在其他关键酶原料上,公司产品表现同样能达到进口水平。

高性价比+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公司产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想要在进口企业占据绝对优势的生物试剂行业突围,国内企业必须在产品性价比、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优势。同样以常规TaqDNA聚合酶为例,在性能类似的情况下,诺唯赞单价仅为0.18元/U,远低于赛默飞和宝生物等进口厂商,在国产品牌中也处于较低水平。作为本土企业,公司建立起一支超过人的生物试剂直销团队,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北京等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能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有效提升客户粘性。

横向拓展SKU,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升。相比于进口企业,国内公司发展时间短,在产品丰富度上仍有一定差距,而提升产品丰富度不仅能增加销售机会,还能通过销售高端产品提升盈利能力,根据研发热点不断增加产品SKU是衡量生物试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截至上半年,公司拥有终端产品数超个,其中生物试剂产品多种,较进口企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数百个科研试剂新产品,并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有效提升公司产品池的广度和深度。

2.2.2.诊断原料:新冠检测原料需求高增,动检带来新增量

IVD市场空间大,体外诊断试剂原料需求旺盛。体外诊断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体外诊断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统计,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年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4.3%,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比例也从12.2%提高至14.7%。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带动下,酶、抗原和抗体等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市场规模从年的41亿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6.2%,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IVD试剂原料国产化率较低。根据菲鹏生物招股书,全球IVD试剂原料市场参与者多,市场格局较分散,HyTest、BBISolution、Mridian及菲鹏等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仅为5%左右。从国内市场看,进口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年合计市占率达到88%,国产产品市占率较低,但发展速度快,-年复合增速达到30.6%,高于进口产品增速。IVD试剂原料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IVD试剂集采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高性价比的国产IVD原料需求持续上升。从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看,诺唯赞市占率排名国产厂商第一。中国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以罗氏、赛默飞及宝生物等国外企业为主,能够参与竞争的国产厂商较少,主要以诺唯赞、菲鹏生物、翌圣生物、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头部企业为主,合计占据中国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40%左右的市场份额。

新冠核酸检测原料需求爆发,动检有望成为下一业绩增长点。疫情期间,公司累计向圣湘生物、艾德生物、凯普生物等多家分子诊断试剂企业提供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原料超10亿人份,带动公司核酸诊断原料收入快速增长。动物检疫业务是公司重点拓展的诊断原料市场,市场空间大,目前已经服务了温氏、新希望、科前生物等动物养殖及动物检疫企业,销售收入从年万元增长至上半年的万元,成为带动公司诊断原料业绩增长的另一驱动力。

2.2.3.测序试剂:NGS市场空间大,公司聚焦文库构建试剂

高通量测序技术方兴未艾,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相比于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法),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具有速度快、通量高、成本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肿瘤诊断和治疗、生殖遗传筛查、流行病学研究等领域,以目前临床使用最成熟的NIPT和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为例,NGS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

文库构建是NGS测序基础,直接影响测序准确性。NGS测序步骤包括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与数据分析,其中文库构建是将提取的核酸样品转换为能直接用于测序的测序文库过程,是NGS测序技术的基础,直接决定基因测序结果的质量和稳定性。NGS文库构建离不开相关酶及试剂的参与,中国NGS文库构建原料酶及试剂市场主要由Illumina和赛默飞等国外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约为66.83%,诺唯赞市占率在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份额占比达到16.82%,随着国内NGS技术的兴起,以诺唯赞为首的国产厂商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诺唯赞能够提供从核酸提取到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公司拥有DNA保存与提取、DNA建库系列、RNA建库系列等多个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试剂组合,拥有产品数量超过个,包括适用于Illumina、iontorrent、MGI测序平台以及三代pacbio平台等文库构建的全套产品,不仅可以向高通量测序用户提供优质的建库产品和完整的样本建库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测序相关产品,累计为华大基因、诺和致源、贝瑞基因等多家高通量测序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年公司测序试剂销售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4.5%,在保持现有遗传生殖和科研服务领域市场份额的同时,公司大力拓展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和肿瘤高通量测序服务,测序试剂销售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3.体外诊断:原料优势明显,试剂与仪器齐发展

3.1.POCT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即时诊断(POCT)方便、快速,是发展最快的IVD细分领域之一。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场景不同,IVD市场可以分为血液和体液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和即时诊断(POCT),分子诊断是IVD领域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年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6.6%。相比于其他诊断方式,POCT不需要使用大型检验设备,操作更加便捷,结果更加及时,医院、家庭和机场港口等场景的快速检验。

中国POCT渗透率低,提升空间大。POCT应用项目从最初的血糖检测、妊娠检测扩展到心脑血管、心脏标志物、药物滥用和传染病检测等多个领域。根据MarketsandMarkets研究报告,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并预计将以10.4%的复合增速增长至年亿美元,增速高于同期IVD行业整体增速。在中国,受益于分级诊疗的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POCT市场规模由年43亿元增长至年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7.0%,高于同期中国IVD市场增速。从市场渗透率看,年中国POCT占IVD市场份额为12%,相较于全球29%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外资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国产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POCT行业竞争格局比较集中,罗氏是全球POCT行业龙头,市占率达到22%,强生、Alere、雅培紧随其后,top6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进口企业在国内POCT市场中市占率超过50%,国内公司虽拥有40%以上份额,但主要集中在免疫荧光和免疫胶体金等中低端技术领域,在化学发光、微流控等检测领域仍有较大市场开拓空间。

方法学持续更迭,新冠检测提升POCT认知度。POCT技术平台经历了从定性检测到定量检测的迭代,化学发光、微流控、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应用逐渐成熟,POCT朝着精准化、智能化和云端化的趋势发展。在疫情爆发初期,抗体、抗原检测是进行大规模快速筛查的有效手段,根据沙利文数据,截至年末,全球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8.6%和2.1%,广泛用于各类场景下的防控检测。在疫情常态化及后疫情时期,POCT有望凭借便捷高效的优势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3.2.掌握核心原料优势,打造仪器加试剂生态圈

仪器和耗材齐发展,布局八大产品系列。基于在底层技术平台和核心原料上积累的优势,公司在年进入体外诊断领域并成立诺唯赞医疗,建立起了较为丰富的POCT产品线。通过量子点免疫荧光、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和胶体金免疫层析等三大技术平台,公司开发出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胃功能、自体免疫、肾功能、慢病管理和呼吸道8个系列产品及配套质控品,累计获得的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证书超过项,覆盖了2医院、第三方检验中心和体检机构等终端客户。

为了充分发挥试剂性能,诺唯赞医疗在深圳成立仪器研发分公司,自主开发出量子点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等仪器,适配公司自产的POCT试剂。截至年上半年,已经有7款仪器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4款仪器取得CE认证,终端累计装机量超过台。

新冠检测带动POCT试剂销售激增,常规业务维持稳定增长。凭借研发和原材料优势,公司在疫情爆发初期就陆续开发出抗体、抗原和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在海内外多个市场实现注册销售。公司于年开始对外销售POCT试剂盒,经过2年多时间发展,年常规POCT试剂销售收入达到万元,增长迅速,新冠检测试剂盒销售收入5.19亿元,占POCT销售收入的92.6%。从具体构成看,公司销售的POCT试剂主要为量子点免疫荧光试剂,以及和新冠相关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应用领域包括公司所擅长的心脑血管和炎症感染类,以及新冠相关的呼吸道类。

POCT试剂SKU不断丰富,部分产品性能达到进口水平。截至年上半年,公司体外诊断事业部累计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证书达项,其中42种POCT诊断试剂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是国内心肌标志物、感染标志物产品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公司还有多种产品及仪器取得CE及其他国际医疗器械准入证书,累计取得境外准入项,覆盖39个国家及地区。在产品性能上,公司部分心脑血管系列、炎症感染系列、胃功能系列、优生优育系列和呼吸道系列POCT诊断试剂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检测时长等指标方面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产品性价比。

原材料自给程度高,供应链稳定性强。公司具有体外诊断产品关键原料酶、抗原和抗体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保障公司供应链安全的同时降低对外采购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掌握上游关键原材料有利于公司自主开发稀缺指标检测试剂,尤其是原料供应有限的产品,如特发性膜性肾病指标(anti-PLA2R)、肾癌早筛指标(G17)等。年-年H1,公司生产的量子点免疫荧光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所用的抗原、抗体原料自产比例均在95%以上,实现了核心原料的自主可控。

诊断仪器产品逐渐丰富,装机量快速提升。公司从年开始自主研发、生产POCT诊断仪器,以适配自产的POCT试剂。截至年上半年,公司共有7款仪器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4款仪器取得CE认证,能够满足高、中、低通量全面的检测需求,医院医院的临床科室。为了带动试剂销售,公司POCT仪器采用免费投放为主,销售为辅的模式,截至年H1,已经有台POCT诊断仪器投放至终端医疗机构,POCT仪器装机量不断提升,将带动试剂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4.生物医药:多业务齐发展,新方向未来可期

基于在酶、抗原和抗体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上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公司在年成立生物医药事业部,建立了新药/疫苗研发试剂、疫苗临床CRO服务和疫苗原料三大产品线,形成了细胞活力检测、报告基因细胞株、荧光素酶系列、免洗ELISA试剂盒、新冠假病毒/假病毒细胞、疫苗生产核心酶原料等数十个产品,覆盖超过多家医药/疫苗企业以及CRO公司,年公司生物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

新药/疫苗研发试剂:下游研发蓬勃发展,上游原料需求巨大。针对新药研发,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免洗ELISA”技术与TR-FRET原理的快速均相检测方法学,陆续推出了包括HumanIgG定量试剂盒、免疫检查点试剂盒等AddRead系列试剂,以及报告基因检测、细胞活力检测、报告细胞基因株相关的新药研发试剂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在抗体药物和小分子药物不同研发阶段的试剂需求。截至年上半年,公司Bio-assay系列试剂产品种类超过余种,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8万元,超过年去年水平,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在疫苗研发领域,公司开发了针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假病毒和中和抗体ELISA检测系列试剂。相比于真病毒,假病毒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是在体外进行细胞水平中和活性检测的首选。公司自主研发了HIV和VSV双系统的新冠病毒产品,全面覆盖主流突变株,新突变株可实现国内首家上线,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公司同时可以提供小鼠、猴、人IgG及分型、IgA等多种新冠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为疫苗企业检测体液免疫状态提供依据。

疫苗临床CRO:从新冠项目出发,业务逐渐拓展至常规疫苗。公司临床CRO服务包括疫苗临床前/临床试验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评测服务以及疫苗上市后的免疫效果检测服务,可开展基于ELISA的体液免疫评测,基于ELISpot的体液免疫评测以及基于ELISpot和ICS的细胞免疫检测。

目前公司已为覆盖我国现有新冠疫苗技术路线的多个企业提供疫苗临床试验CRO检测和临床研究服务,积累了对于mRNA、DNA、灭活、亚单位、腺病毒载体等技术路线的细胞免疫学评价经验,同时建立以国际标准物质为基础的体液免疫分析的方法学体系。公司已经为康希诺生物、北京民海生物的新冠疫苗提供临床CRO检测服务,在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序贯接种的临床研究中,公司作为共同合作单位,参与了除真病毒检测外的免疫原性评价工作。通过与江苏省疾控等科研院所合作,公司逐渐承接常规疫苗的检测服务,提供疫苗研发试剂和临床CRO一体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疫苗生产原料:mRNA技术方兴未艾,上游原材料需求旺盛。新冠疫情期间,Biotech和Moderna的mRNA新冠疫苗大放异彩,引起全球对于mRNA技术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诺唯赞研究报告雏形渐显的国产平台型分子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