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问题探讨
你看过《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吗?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标题呢?基因是没有欲望的,但用拟人化的方式思考问题,有时却是有用的虎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有的决定牙齿的锐利程度,有的决定肌肉的粗壮程度。
讨论
/p>
把自己想像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你不仅不感意自己在虎的后代中消失,而且想让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你怎样オ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你将选择做哪一种基因?
提示:学生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想像: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二思考与讨论——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1.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人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A配子占60%,a配子占40%。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
(4)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千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
2.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
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3.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基因型为A2a或A2A2),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
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三探究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为什么?
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04小节练习基础题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答[C]
2.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p>
A.18%、82%;
B.36%、64%
C.57%、43%;
D.92%、8%。
答[C]
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答[C]
4.如果没有突变,进化还能够发生吗?为什么?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
拓展题
1.举出人为因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实例。
提示:如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
2.如果将一个濒临绝灭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这个种群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预测。
提示:如果气候等其他条件也合适,并且这个种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该种群的个体数会迅速增加。否则,也可能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绝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