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费用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年11月26日,从各种角度上来说,这都是中国医学史上值得被记住的一天。
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团队宣布首次获得基因编辑的人类婴儿,而这件事的背后,无论技术还是伦理,都笼罩着重重阴云。
中国,首个
“令人遗憾和担忧的事实是,基因编辑——一种强大而有用的技术——被用于不必要的环境中。”
——阿尔蒂乌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基因编辑科学家FyodorUrnov
年,中山大学生命学院的**就教授在人类胚胎中首次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修复了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缺陷。这一成果引起科学界广泛震动,也促使中英美三国科学家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基因编辑峰会,重点讨论基因编辑带来的伦理问题。
这次大会达成的共识之一是,“技术在人体上成熟,以及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之前,基因编辑小孩是“不负责任的(irresponsible)”。
然而3年后,不负责任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香港召开第二届国际基因编辑峰会之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副教授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医院诞生。被CRISPR-Cas9技术编辑的基因是CCR5,这让这对双胞胎宝宝获得了对HIV病*的抵抗能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次基因峰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讨论人类是否要开始改变自己的基因。
CCR5与CRISPR
CCR5全名C-C趋化因子受体5,也叫做CD,是一种白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作为趋化因子的受体,CCR5参与引导T细胞到达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可以说是免疫系统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这个守门大将同时也是HIV病*的目标,它是HIV感染细胞的主要共同受体(但不是唯一的)[1]。
CCR5有一种名为CCR5-Δ32的突变,该突变存在32对碱基缺失,导致CCR5受体功能丧失。因为CCR5是HIVR5*株感染所必需的,所以携带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在高风险暴露的条件下抵抗HIV感染。
这种突变多见于欧洲人中,杂合子等位基因频率为10%,纯合子约为1%,此前研究也表明,这部分人对HIV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杂合子人群对HIV的抗性不如纯合子。
CCR5蛋白结构
本次贺建奎团队采取了CRISPR-Cas9技术。作为最新、也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