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宜优1611获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控制 https://m.39.net/disease/a_6298359.html

水稻“国考”放榜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号公告,“宜优”“黄广华占1号”等个稻品种已经通过了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

“宜优”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培育的新品种,也是年长江上游国家统一试验中唯一一个获得部颁一级优质米的品种。据了解,只有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才能上市销售。所以对于水稻新品种而言,通过“国考”意味着拿到了上岗证,可以合法卖给农户进行种植了。

“宜优”通过“国考”的背后,是一条以年为计时单位、一颗米的漫漫设计之路。“没有捷径可走,15年时间实现了设计,是终点,也是起点。”宜优设计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研究员李耘表示,一颗米的设计,既有宏观层面的“望闻问切”,也有微观层面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叠加,更有一份坚持。

▲宜优

名门之后,实现“母亲家族”零突破

选父亲花了6年时间

部颁一级优质米是个什么概念呢?稻米的品质主要指稻米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蒸煮品质,其主要指标包括: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碱消值。每个品种的指标各不相同,依据测试的结果,稻米一般分为一、二、三级和普通四个等级。对应到公告结果中,则是特征特性评价中的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二、三级。通过初审或审定的部颁一级米品种除了稻米品质达到一级以外,产量、抗逆性、生长期等也需要达到国家审定标准。红星新闻记者在公告中看到,通过审定的个水稻品种中,有40余个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

李耘表示,一粒好米、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既要有育种目标,还要有可行的技术路线,同时更需要优良的“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资源”,再好的目标和技术路线,也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早在年开始,李耘和他的团队就制定了“优质、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选育”这一育种目标,并开始引进和筛选各种资源。他们先后引进了国内外余份特异种质资源,对每一份资源进行评价、鉴定,并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扩大血缘差异,增强杂种优势、塑造理想株型;利用群体光合潜力,优化性状组合,克服遗传累赘,实现有利基因重组,创制新材料,择优选择,优中选优。终于在六年后,培育出宜优的父本“泸恢”。泸恢植株高度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恢复力强。

“年开始测配,通俗地说就是给泸恢介绍女友。”李耘介绍说,从“6选3”到“3选1”,3年过去,“泸恢”和“宜香1A”最终走到了一起,培育出“宜优”。“宜优”也是名门之后。它的母亲,育种上称之为母本的“宜香1A”研究开发至今已近二十年,以其为母本的培育出的系列品种已有几十个。而“宜优”的育成,也填补了该系列国家和省级统一试验中,部颁一级优质稻品种零的突破。

▲李耘在田里查看水稻

除了香味、形状,还要轻简化

设计团队四川、海南之间来回跑

听上去,一颗米的设计之路似乎也并不复杂。资源有了,之后的过程就类似数学里面的排列组合了。不同的是,水稻的选育包括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微观层面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叠加置换等,以及宏观层面如中医般的“望闻问切”——包括实地查看水稻的抗病性、抗倒伏能力、植株高度、颗粒饱满度,以及加工产米颗粒的完整性、数量等。

李耘介绍说,除了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