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他的贡献是吃饱了撑的的人,才是真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丸副作用 https://m.39.net/disease/a_9233255.html

近日,传来一则好消息。

“我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米粮仓”

接着,喜讯又传出,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了突破。

本该是个值得欣喜的好消息,没想到换得的却是人们的一个:哦。

与这个新闻相比,还是睡过两千个女人的海夫纳老爷子去世的消息更让人感兴趣。

的确轻松八卦的娱乐新闻,自然要比高深的科研成果更获人心。

可袁隆平老先生被喷,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对于“袁隆平”三个字,想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相比于他的科研突破,我们对他更多的记忆是在书本里。

一个精瘦的小老头,常年俯身在他的试验田中。

心系天下粮仓。

研究水稻,为了让这个世界不再有吃不饱的人。

当在新闻中看见的老爷爷,要比印象中更苍老一些,毕竟十几年又过去了。

但他还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守在田间地头,还是简朴的衬衫和胶靴。

技术取得新突破,明明是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但袁老爷子却被黑的不轻。

有人在批判袁老爷子是“转基因水稻之父”。

说杂交水稻根本就是祸国殃民。

“杂交”和“转基因”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知为什么会在这里被混为一谈。(杂交:是一品系与另一品系之间的交合,转基因:属于基因重组。)

有人说他在骗国家经费。

意义这么重大的科研项目,一定拿了国家不少钱。

这样的人物国家肯定给配发了“不凡”的车与房。

是啊,所以袁老爷子每天开着自己开了好多年的十万块豪车去试验田。

工作结束后回到国家给配发的坐落于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的豪宅里,自己的另一块试验田,继续工作。

这么大的一所宅子,袁老爷子还是全部用来搞科研。

我不知道他骗国家什么了。

还有人抱怨现在的大米越来越难吃了,只重量不重质根本就是胡来。

现在饥荒里大部分中国人远去,但并没有消失。

贫困山区的孩子依然在为一顿饱饭而发愁。

全世界有超过8亿的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人死于饥饿,其中一半是儿童。

甚至还有微博大V说袁老爷子是“吃饱了撑的。”

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像你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金句”吧?

吃饱和吃好,还是吃饱比较重要吧?

在07年的采访中,袁隆平就已经表示,在温饱解决了以后,为了吃好他们再次做了战略的调整。

不知道何时,“键盘侠”“喷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说他们恶意攻击,他说自己言论自由。

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自己说出的话应该负责。

至于那些只能坐在电脑前对别人成绩无端指责的人,我只想说:无知者无畏。

你以为自己是众醉独醒之人,在更多人眼里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才会说出那样不负责任的话。

不知道粮食珍贵的人,才能无所谓的指责吧。

那些说他“吃饱了撑的”的人,才是真正“吃饱了撑的”吧。

现在说袁老爷子,也不单单只指他一个人。

往往带着他身后的一大支科研团队,包括发现并培育“海水稻”几十年的农学家陈日胜。

他们都在为解决温饱而拼尽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心中不单单是中国,更怀世界。

当然,除了这些刺人眼目的意见外,大多人还是送去了钦佩与祝福。

袁隆平放古代得修庙宇吧。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穿着胶靴俯身在试验田里,专心研究。

多年前,袁老爷子心里就有了自己的“中国梦”。

“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他就可以和他的助手坐在稻谷下乘凉。

饥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还有很多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袁隆平

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他依旧工作在田间地头,为了他的“乘凉梦”,为了他的毕生追求。

身价千亿,对他来说却觉得那是个包袱。

用金钱衡量科学家太低俗,当男人们炫耀着豪车,女人们炫耀着名包时。

我看到了最有品味的人,他在心爱的稻谷前,拉着自己喜欢的小提琴。

他说自己不是生意人,所以辞去董事长职务。

一心搞科研,躬身在田间像个朴实的农民。

早已退休可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还继续努力工作着,为了更多饥饿的生命

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黑这样的伟人。

他对人类的贡献会永存,而诋毁他的人会随着历史的长河消逝。

连渣子都不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