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私的基因每一种生命都值得欣赏和敬畏 [复制链接]

1#

最近刷微博,经常会看到这句话:

“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关于自私的话题,让我想起一本名为《自私的基因》的书,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的著名作品。

开篇,道金斯就谈到人是一种自私的动物,世间所有的动物都是自私的;而自私的根源在于基因的本性。

他从生物学的角度,举了大量的例子验证这一观点:因为基因的本性,导致世间万物的自私性。

也许你会觉得,这没什么嘛,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什么奇怪!

别急,如果说,你的自私行为是由于某种生物要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产生的,你不过是它的一枚棋子,你会怎么看?

道金斯就是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作为人,我们不过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为满足它们的存活、成长、繁衍、进化,我们受它们约束和支配,为它们提供四处活动的场所和运输工具。

相信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人类是基因的工具?这个观点是不是颠覆认知了?人类一直被冠以万物之灵长,想没到竟然成了基因的奴仆?!

是的,道金斯认为,基因是生物演化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生化完成了存活、变强大的任务。

01基因是如何通过自私的行为保存生机。

书中举了蜂兰花例子。这种花长得像雌性蜜蜂,她会诱引蜜蜂跟其花蕊交配,当蜜蜂在不计其数的兰花里穿梭,就会把一朵花的花粉带给另外一朵。花朵授粉、受精后产生种子,繁衍后代。基因才会借这个机会得以保住自己的存在。

还有一个黑头鸥受“供养”的例子。黑头鸥,就是地中海鸥,它们是群居动物,在生下幼崽后,根本不会离开自己的巢圈。它会吞食自己刚出生的雏鸥,因为小鸥软弱无力;还会趁邻居转身或外出时吞掉它们的幼崽。这样做,一方面为自己提供了营养大餐,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自己大部分雏鸥。

黑头鸥的这种弱肉强食的自私行为,也是基因为了保存自己实力的一种表现。

02为什么要研究基因自私?

或许你会说,道金斯的自私恐怕只能用在动物身上,我们人类讲求更多的是利他。

对,这也是作者的初衷,他在书中说:当我们具备了精神上的力量去照顾我们的长期自私利益,而不仅仅是短期自私利益,做到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在“囚徒博弈”中才会取得1+12的效应。

问你一个问题,你倾向于把基因全部传递给儿子还是传递给女儿?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一个错误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是儿女各半,不要忽视某一类人会带来的利益。从生物学范畴上看,叫作进化稳定策略。

用进化稳定策略,还会体现在照顾大多数人意见,随大流的处理方式。用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取得共赢,是做人处事、取得成就的关键。

所以看这本书,我们不要有负担,要知道,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叫着自私,过着美好的日子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们力求长远利益,我们追求互惠互利,把得到的价值最大化,才是我们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区别。

03我们能得到的生活启示

我找了两个有意思的关于家庭建设的话题,咱们一起探讨。

①觅母效应:道金斯说,觅母是一个传递文化的复制过程,是把文化从一个头脑传递至另一个头脑的过程。

换个词语,你就明白了。家庭生活中,所谓的觅母,就是传递家文化,就是家风建设。

被称为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爱国精神和高超医术深深折服着我们。钟院士说,爱国之心离不开父亲的影响、精湛的医术来自父亲的教导。而母亲经常鼓励和肯定钟南山是他努力奋进取得的成绩的支柱。父母的引导让他成为了一个自信而乐观、善良而有爱心的人。

家风,于孩子更是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孩子在铠甲之内从容不迫,积极、向上成长。

②布鲁斯效应:是布鲁斯在小鼠实现中偶然发现的,指新受孕的雌性小鼠与陌生雄鼠直接接触或暴露于含有陌生雄鼠化学气味的环境中,这只受孕的雌性小鼠流产了。

因为交配,导致了雌性小鼠受孕,而接触其它雄鼠,彻底让它到了伤害。这让拥有一手好牌的小鼠过上了乱七八糟的自损生活。像不像某些颜值才华于一身的女孩,迷失了爱情的方向,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归宿?

其实,这个效应就是在给我们许多年轻的未婚女孩提醒,不要轻易结婚,要三思而后行。婚姻和爱情不同:爱情,几句情话,几个小礼物就可以搞定;可是婚姻不同,当对方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为今后的生活做准备,婚姻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婚姻中受到的伤害更是无法逆转的。

此外,我们还要保护自己,不要随意当小三,做渣男,要知道,你用劈腿抢来的婚姻并不是好姻缘。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情相守,感情也会在不信任中流逝。

如果您也有想要表达的心境,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人生;如果您也想在这本书里思考人生,咱们就一起读读书!

每一种生命都值得欣赏和敬畏,每一本好书都期待我们阅读和思考,找到鼓舞自己的办法不断前行,才是最好的活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