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您有一份基因测序入门攻略,请查收海银财 [复制链接]

1#

目录

1、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2、行业热点:您有一份基因测序入门攻略,请查收

3、市场前瞻:美股“过山车”、A股“大跳水”,市场怎么了?

4、金融创新:全国首单百亿级规模REITs获批

5、政策解读:房企资金链再收紧,并购贷款须严格穿透

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海外市场暴跌拖累A股,投资者需冷静理性看待市场回调

上证综指:.05点(↘5.36%)

深证成指:.59点(↘4.53%)

创业板指:.43点(↘3.30%)

港股全线持续走低,成交额显著缩减

恒生指数:.27点(↘6.71%)

恒生国企指数:.38点(↘7.84%)

恒生红筹指数:.94点(↘7.26%)

美股“发烧”全球“感冒”,恐慌指数VIX大涨

道琼斯工业指数:.46点(↘8.88%)

纳斯达克指数:.16点(↘8.24%)

标普指数:.00点(↘8.54%)

欧股集体下挫,油价大跌导致能源股承压

欧洲50指数:.67点(↘4.91%)

英国富时指数:.69点(↘4.27%)

法国CAC40指数:.68点(↘5.55%)

德国DAX30指数:.29点(↘5.72%)

债市收益率略微下行,总体运行较为平稳

10年期国债收益率:3.(↘2.65BP)

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2.(↗8.78BP)

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3.(↗15.15BP)

银行间14天质押式回购利率:4.(↗11.19BP)

美元指数持稳于两周高位附近,黄金价格承压下跌

美元指数:90.(↗1.87%)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美元/人民币6.(↘0.35%)、欧元/人民币7.(↘1.55%)、日元/人民币5.(↘0.38%)

行业热点

您有一份基因测序入门攻略,请查收

日前,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顺利入选了“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其突出的技术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巨大推动作用,得到专家评委和公众高度认可。据悉,深圳瀚海基因生产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采用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可实现边合成边测序,操作简便、测序时间短、无交叉污染、灵敏度高。

基因测序仪是基因行业上游的核心,如同电脑中的CPU一样重要。目前,我国的基因测序仪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彻底打破了这一垄断,将推动我国相关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巨大转变。

这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基因测序已成为投资的热点概念。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基因检测行业在年度获得融资过百亿,年的火爆程度更可能会超越年。年末到年初,短短几天时间,宣布获得大额融资的企业就有四家,累计融资额达13.6亿元。

年12月26日,人和未来宣布A轮融资2.5亿人民币。

年12月28日,海普洛斯集团正式宣布完成2.1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优选资本领投,软银中国、可信资本跟投共同完成。

12月30日,圣湘生物获得弘晖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君和资本、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高特佳等投资机构超5亿元人民币联合战略投资。

年1月4日,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过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什么是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是一种基因检测的方式,即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亦或者唾液)的方式来分析和测定基因全序列以此判定是否存在某种疾病,以达到提前防治的目的。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厂商、耗材试剂供应商、中游基因测序服务机构及生物信医院、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等构成。

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年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超过亿美元。目前测序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市场,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增长率均超过了20%,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随医院行业持续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增长仍将引领全球。(数据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华金证券)

基因测序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基因测序已经覆盖到了临床检测的各个领域,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生育健康和肿瘤诊断治疗两大板块。

(数据来源:Illumina)

无创产前检测(NIPT)是一项利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准确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包括唐氏综合征在内的多种染色体相关疾病的检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无创产前检测集合了无创、检测周期短、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二孩政策背景下,受益于优生优育意识的提高和检测技术的成熟,NIPT的市场需求巨大。随着价格的下调,据测算到年NIPT渗透率有望从年的11%提升至35%。

(数据来源:华金证券、海银财富产品中心整理)

基因测序的另一大重要应用是在肿瘤领域,主要包括肿瘤易感基因筛查、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伴随诊断和用药指导、肿瘤愈后监控4个方面,贯穿肿瘤病人的全疾病周期。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年常见癌症的基因检测渗透率将达到较高的水平,Illumina预测该细分市场的全球市场空间为亿美元。虽然目前全球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还不成熟,且我国在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角度差距,但是长期来看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和数据的积累,基因测序在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布局肿瘤基因检测,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安诺优达、达安基因、博奥生物、美吉生物等。

基因测序行业迎来哪些政策利好?

近年来,我国将基因测序作为国家重点领域,加大了支持力度,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制度进行扶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短短三年时间,我国基因测序就经历了从无监管、到叫停、到试点申报、再到取消试点限制的一系列历程,可谓是政策发布最为频繁的行业之一。

(资料来源:海银财富产品中心整理)

市场前瞻

美股“过山车”、A股“大跳水”,市场怎么了?

美国时间年2月5日(周一),美股暴跌,标普大跌4.1%,道琼斯指数大跌4.6%,纳斯达克大跌3.78%,衡量市场恐慌指标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翻倍至37,为年8月以来最高。随后,美股在周二强势反弹,道指收涨逾点,创最近两年最大单日点数涨幅。周四,美股再度崩盘,道指暴跌0点跌幅4.15%,再度跌破点大关,标普下跌3.75%创两个多月以来最低收盘。(数据来源:WIND)

关于此次美股“发烧”的动因,华尔街和市场人士的普遍共识有3个:一是加息预期升温;二是量化交易放大波动;三是美股估值偏高。

从基本面来看,美国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20万个,失业率维持在年低位4.1%。美国1月平均时薪上涨2.9%,创年以来最大增幅。薪资增长提高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进而提高了对未来美联储加息速度的预期。

(数据来源:Bloomberg、方正证券)

计算机量化交易是此次美股暴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CTA基金(期货投资基金)加速了美股的下跌,由于美股长期波动率低迷,不少CTA基金采取做空波动率策略。市场大跌往往伴随波动率骤增。做空波动率策略下,多头仓位骤增。交易员需要砍掉多头仓位平仓,因此市场加速下跌。根据高盛的报告,目前CTA基金总的管理规模达亿美金。很多基金同时操作足以令市场下行压力骤增。

从估值的角度分析,目前美股估值水平已经偏高。截至2月6日,席勒周期性调整市盈率为32.62,而历史中值在16倍左右。美股市盈率已超过年金融危机之前,仅次于-年的科网泡沫高峰期。随着美国经济回暖、企业盈利回升,美股的价值确实在上升,但价格上升明显更快。

那么,美股的下跌将会对中国A股如何影响?回顾最近20年的时间,美股与A股的联动下跌共计发生过三次。分别为-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以及-年中国股票市场大幅度波动时期。从美股与A股的走势关联性来看,并非亦步亦趋,只有当美股持续跌幅超过一定程度后,才会对A股基本面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美股当前短期的波动,幅度有限,A股在短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情绪扰动,但中期来看影响不大。

(数据来源:WIND,海银财富产品中心整理)

虽然境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受到外围市场影响,A股近期也下跌明显,截至周五上证综指为.85,跌幅达到4.05%。但是投资者也不必过度忧虑,长远来看,当前我国市场在杠杆水平、估值水平、上市公司市净率、市盈率,以及实体经济基本面等方面都是健康稳健的,“三去一降一补”,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期。短期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和各参与方之间信息的博弈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但中长期投资者需要更加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资本市场的运行环境。

从A股基本面来看,年工业利润增长21%,较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和资产周转加快推升利润率持续改善。预计年我国经济基本面将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盈利也将持续改善。

从资金的角度,过去一段时间,资金从较高估的美国市场持续流出增配新兴市场。A股纳入MSCI国际指数体系,也将进一步引导外资资金增量进入。

在投资风格方面,市场去年以来出现“二八现象”,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受资金面、政策面等多维度引导,市场投资风格转向白马股和蓝筹股,价值投资已逐渐成为主基调。

金融创新

全国首单百亿级规模REITs获批

2月2日,“中联前海开源-碧桂园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议通过,由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联前源不动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产品规模亿元,采取储架、分期发行机制,优先级评级AAAsf。

碧桂园租赁住房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国内首单达到百亿级规模的REITs产品,亦是截至目前租赁住房领域最大规模的证券化产品。据了解,目前,我国单只REITs平均规模仅为22亿人民币,而亚洲约为90亿人民币、美国约为90亿美元。

这一重量级的REITs获批,标志着租赁REITs再迎里程碑,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具有较强的象征和示范效应。事实上,自年10月以来,新派公寓类REITs、保利租赁住房REITs、招商蛇口长租公寓CMBS以及旭辉领寓类REITs相继获批,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正加快发展。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作为能够为住房租赁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投资退出路径的创新模式,对盘活存量不动产资产具有推动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租赁公寓往产业+金融+资本的模式快速、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资料来源:海银财富产品中心整理)

政策解读

房企资金链再收紧,并购贷款须严格穿透

继多家银行数家银行暂停房地产开发贷之后,1月31日,上海银监局于1月29日下发《关于规范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贷款进行严控并提出以下要求:

开展并购贷款必须符合《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原则和条件,并购贷款投向房地产开发土地并购或房地产开发土地项目公司股权并购的,应当按照穿透原则管理,拟并购土地项目应该完成在建工程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

按照穿透原则评估并购贷款业务的合规性,严格遵守房地产开发大类贷款的监管要求,对“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并购贷款不得投向未足额缴付土地出让金项目,不得用于变相置换土地出让金,防范关联企业借助虚假并购套取贷款资金,保证贷款资金不被挪用。

完善并购贷款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做好资金用途监控,对并购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资产价值变化进行检查和审计,并按照不低于其他贷款种类的频率和标准对并购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和计提拨备。

如发现商业银行不符合业务开办条件或违法违规,不能有效控制并购贷款风险的,将采取责令暂停并购贷款业务及行政处罚等监管措施。

随着房地产领域调控和严监管的持续,对于过去一些冒进式发展、融资模式不规范的房企,在市场降温时风险将有所上升。而一些体质较好的房企,比如财务稳健、对房地产周期把控精准的、有稳定银企合作关系的房企将会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预计年,房地产领域强者恒强的局面将持续,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加速提升。

免责声明:本报告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公司不会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