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约1万人确诊,90人疏忽的这个事情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自:健康号-JOJO医生

前几天,一位网友发帖诉说了她的困难,看了让人挺感慨的。

PART01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她的母亲今年52岁,三年前确诊癌症,第一次手术后住院半年花了20万。

出院后,一直吃草药,听闻有效,一剂两千多,一个月要吃掉1.2万,吃了两年,花掉20多万。

但今年病情还是复发了,又住院。

药物控制、下泵化疗、二次手术、三次手术。医生说现在要上PD1(一种进口药)来赌一把了,成功了至少可保命3-5年,现在放弃治疗就等于放弃生命。算一下费用大概还要50万。

这两年,为了给她母亲治病,她和老公两人的工资以及家里所有的存款全部掏空,她们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普通的家庭,实在找不到人借钱,她决定卖房救母亲。

可没想遭到她老公的强烈反对,说房子不能卖,女儿才一岁,要上学用。

她认为,孩子还小,房子可以再买,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父母!

现在两夫妻正在冷战中,男方依然坚持:“如果卖房,就离婚。”

PART02

一边是放弃救治后,妻子可能后半辈子活在深深的遗憾中。

一边是卖房后,一家人就面临倾家荡产、居无定所的苦日子。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挺难的。

一人生病,拖垮的是整个家庭。

医院的重症科室,是成全与放弃,是无奈与绝望,是钱与命交织的地方。

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的无可奈何:

老人生病没钱治疗选择顺其自然;

夫妻因为治疗费反目成仇;

孩子因为没钱治疗只能退院……

一场大病到底有多可怕?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报告称:在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高达万,也就是说,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癌症。

每年万!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暗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

而老人又是这一病种的高发群体。

父母生病,作为儿女的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可即使这样,又有多少家庭能抗得住?

癌症一般要经历四期化疗,手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是定期复查,每次各项检查费还得几千元。

绝大部分化疗到四期后,需要靶向药或者PD1最新抗癌治疗手段来延续生命。

靶向药有多贵?

总共费用:

手术4.5万

化疗及常规检查4-10万

靶向药与基因检测:一年10万+

PD1:一次性5万,不纳入医保

再算上住院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至少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据统计,每年新增的万癌症中,有70%的人花掉家庭的全部积蓄。

一位病人家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那是一家人、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攒下的钱,它是房贷车贷的支撑,是孩子的奶粉、衣服、玩具、学费的基础,是一家人吃喝拉撒正常运转的保证,可就这样几十万砸完了,最后一个水花都没看见……

钱就是命,再次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PART03

有些家庭,父母有养老金,一般小病小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遇到大病,还是解决不了。很多治疗大病的药品是报销不了的。

全国19万种药品中,只有种甲类药(最常见用药)可以%报销,癌症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的进口药和器材都报不了。

还有更多的家庭,老人没有社保、医保,孩子也没有医保,全家开支靠夫妻一人或两人支撑,又没有存款,简直如履薄冰。

给大家说个真实的事:朋友的妈妈近期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公司又突然裁员,他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失业了,之前什么规划都没有,最后只能卖了房子。

如果没有房子可卖呢?

想起《我不是药神》中王传君的死。

他最终没有听到孩子喊他爸爸。

他的自杀,是他对家人最大的爱。

那是怎样的无奈和绝望。

当生命一旦要用钱来换取时,倒下的或许就是最亲的人和整个家庭。

平时看似美满的小康家庭,当风险来临时,是多么不堪一击,随时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抛出阶层之外

纵观一生,一个人赚钱的巅峰期也就短短十多年,支出却是一辈子的事,风险却是无处不在,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容不得半点闪失。

一个家庭就像一所房子,有一扇窗没关好,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整个房子里面的人都会遭殃。

所以,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不是挣多少多少钱(你钱再多,也经不起病魔折腾),而是有没有风险规避意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