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得新10倍大饼踌躇定增倒挂关弃申万改西南z0on3wpb [复制链接]

1#

康得新10倍大饼:踌躇定增倒挂关


    弃申万改西南


康得新能否在两年之后占领国内市场实现进口替代,仍存在一些疑问康得新所在地北京昌平,12月8日,天寒地冻。就在此前一天的12月7日,康得新公告称子公司已经竞得张家港光学膜产业集群项目地块,耗资1.29亿元,公司定向增发的进程向前推进了关键一步。今年9月9日,康得新停牌一周之后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将以25.39元/股价格,发行不超过7877.12万股,募资不超过20亿元,另外追加10亿元自有资金,投向位于张家港的光学薄膜产业化集群项目。预案显示,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达产后,康得新将形成20000吨光学膜的生产能力,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9.21亿元,净利润12.79亿元。如此算来,康得新2013年的营业收入将是2010年营业收入10倍有余,而净利润将是2010年的近20倍。如此好的预期,股价理应随之上涨。但是,自9月9日宣布增发预案之后的十几个交易日,康得新股价不涨反跌,从29.5元/股直落20.15元/股。直到12月8日,康得新收于22.9元/股,仍在25.39元/股增发价之下。“大跃进”能否成功?康得新募投项目之光学膜,一直被美国、日本、韩国公司所垄断,国内IT及家电虽然使用光学膜数量巨大,但苦于国内并无生产光学膜的技术实力,只能通过外购实现。2010年7月16日上市的康得新试图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弥补国内光学膜市场的空白,替代掉原来只能通过进口买入的光学膜。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如果光学膜项目能够顺利建成达产,康得新2013年的营业收入将是2010年营业收入10倍有余,而净利润将是2010年的近20倍。康得新的光学膜项目被一些研究员戏称为“大跃进”,但他们仍对康得新抱有很高的期望,一位曾去调研的深圳的研究员表示,“之所以每次写报告都推荐买入,是因为康得新的预涂膜做得确实不错,无论光学膜项目能不能达到预期,康得新现在的盈利能力仍然值得看好”对于康得新生产光学膜的前景,在采访时发现,不少研究员都对其市场潜力无限看好,认为光学膜面对的市场规模巨大,但对康得新能否在两年之后占领国内市场,实现进口替代,仍然存在一些疑问。另一位熟悉康得新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员表示,“康得新的光学膜现在还不能过早下定论,只是示范线产品符合京东方的标准,以后量产之后能否达标,生产线还需要很长时间来磨合;另外康得新光学膜生产出来之后,国外厂商为了竞争必然要把价格降下来,到时候光学膜的利润率能不能有现在这么高,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保定增成功,弃申万改用西南不过,康得新对自己信心爆满,对光学膜项目的动作也不可谓不大。2011年,康得新通过与台湾大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建成光学膜生产示范线,并于2011年9月2日试生产运行。光学膜示范线投产时,康得新邀请了几乎所有研究机构前去观摩调研,彰显公司对光学膜项目未来前景的期待。而据前去调研的研究员讲,康得新与台湾大昱光电不仅限于技术合作,还耗费重金把台湾大昱光电几乎所有班长以上工作人员全都挖到了张家港来督导生产。为稳妥起见,康得新还更换了这次定增的保荐机构,摒弃了原来IPO的保荐机构申银万国,转而与西南证券合作。去年7月,康得新成功登陆中小板,但保荐机构申银万国资本市场部所做的工作却没能让康得新感到满意。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康得新发行时市场十分不好,下询价的前两天几乎无人报价。康得新焦虑万分,申银万国资本市场部却没能做出更加有力的安排,而是督促康得新自己去找些机构帮忙报价,以免发行失败。康得新无奈之下,最后找来几家相熟的机构充数,而这几家机构原本无意申购,便草草报几个不可能申购到的低价。结果在下询价的最后一天,其他机构蜂拥而至,并给出了较为理想的价格。但由于康得新自己找来帮忙的机构报价太低,拉低了平均价,最终只定价14.2元/股。该人士透露说,在整个承销过程之中,申万资本市场部都表现得不够积极,一对一路演安排过少,询价现场不帮忙解答问题,都让康得新十分不满。而这次定增,20亿元的募资规模远胜于IPO时的5.7亿,为了安全起见,康得新则换掉申银万国,转而与机构股东推荐的西南证券签了协议。只可惜出师不利,9月定价时,康得新还处在29.5元/股左右的高价,按不低于增发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日平均价90%的标准,将增发价定在25.39元/股。但目前康得新股价尚不足23元,后市如何增发,是否调整增发价,康得新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位专做定向增发的机构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只要增发价格让机构有利可图,会里审批通过,定增失败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关键一点还是看上市公司最终定的增发价”光学膜项目不得不做“而康得新的光学膜项目基地在张家港买了地建了厂,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光学膜项目必定要继续做下去。”上述专做定增的机构人士表示。当然,这其中有些技术问题必须及早解决,“产成品率必须超过50%,低于50%将无利可图”,“公司光学膜技术必须能够积累,且具备继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康得新董秘金大鸣告诉。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康得新在定增预案中声称,已经做了5年的准备工作,不仅建立了由大陆、台湾、日本30多名博士、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而且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正在申报7项与光学薄膜相关的专利。只不过,两年之后投产时技术是否领先,能否保持创新能力,且等康得新光学膜项目开工方能见分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